尼克松1972年访华行程揭秘:参观地点、联合公报签署及熊猫赠送
发布日期:2025-08-10 14:35:31 点击次数:75
1971年10月20日中午,基辛格又一次坐上“空军一号”,直奔北京。他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,这趟来中国,是想跟周恩来总理把“尼克松访华公报”这事敲定。
两天后,他把一份带着尼克松批注的公报初稿递给了周总理。可周恩来看完眉头就皱了起来台湾海峡这个关键问题,通篇没有交代清楚。这怎么行?谈判不能拿这个做基础,他干脆决定自己来重写。
周总理亲自动手,起草了一份全新的公报草案。中国的重大立场不光说清楚了,还留了好几页空白,专门等基辛格写美国想法。
10月23日晚上,俩人见面。周总理干脆当面念了这新版公报,内容跟美国那版差了十万八千里。基辛格听得一脸吃惊,直接表示不认同。可周恩来并不生气,耐心解释:“外交辞令再漂亮,如果掩盖分歧,问题早晚爆发,公开了才有希望解决,这才是开始。”
气氛一度僵住。最后周总理提议,歇会儿,大家冷静下再说。
拖到10月26日,大方向差不多谈拢了,唯一还过不去的坎儿还是台湾。基辛格其实很希望推动中美关系,但又一再强调,美方绝对不能把台湾这个“老朋友”扔在一边。
周总理直言不讳:“既然咱们要开启新篇章,总得有点变化,否则怎么叫改革?”基辛格琢磨再三,想出个既不撕破脸也不承诺太死的说法:“台湾海峡两岸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,美国政府不反对这个立场。”既模糊又有分寸,终于让谈判继续往前走。
不光公报定了,两国还约定尼克松访华的时间1972年2月21日。
这天,基辛格带着笑容飞回美国。刚起飞没多久,他就收到一份电报:联合国大会刚正式投票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合法席位,把台湾代表踢出局。基辛格看了半天,心里明白了:中美关系,这下真要改写了。
1972年1月初,美国又派了个代表团来带队的是总统国家安全副助理黑格。他们一行来谈的,大多是准备尼克松访华期间的安保、媒体安排这些细节。黑格还带了尼克松和基辛格的口信。
另外,黑格还专门谈了台湾。甚至话中带刺:“你们中国现在被苏联威胁,美国可以帮你们保持独立和安全。”周总理一听,神色立马严肃了,说要先向毛主席请示。
毛主席老辣,一下看出美国这是借苏联吓唬中国,想让中国在台湾问题上让步。他明确给周恩来指示:绝不能拿中国的独立主权做交易,跟美国走近,底线不能变。
照着毛主席的话,周总理再次见黑格,态度很坚决:“靠外人保护,不行!自己的主权、独立,必须靠自己。新中国就是靠自己抗争出来的,以后也是这样。”黑格碰了个软钉子,赶紧换话题,说路上记者怎么转播尼克松访华。
这点要求,周恩来倒是爽快答应了。
终于,1972年2月21日上午,尼克松总统、夫人和基辛格一行坐着“空军一号”,顺利落在北京首都机场。中美破冰之旅,正式开始。
毛主席此时刚刚大病初愈,他自己还在琢磨:到底见不见?要见,到底在哪儿见?中午,周总理去钓鱼台宾馆直奔主题,跟基辛格说:“毛主席要见尼克松。”基辛格犹豫了一下,先扯了点晚宴小话题,显然有点不太愿意出现“美国总统被召见”的感觉。不过他并不知道,毛主席那会儿身体很不稳,可见面安排就是这么急。
周总理一着急,说:“现在就得去!”可见中国方面对这次会谈的重视。美国人马上动身,连国务卿罗杰斯他们都没捎带就走了。
下午两点四十分,中南海一间书房里,毛主席已经等着迎接老远来的客人。尼克松刚到门口,毛主席赶紧从沙发上起身,伸手相迎两人一握手还没完,一只手还不够,另一只也搭了上去,这握手时间比平常都久。
尼克松说:“主席,我们这可是横跨太平洋的握手,全世界都在关注。”毛主席倒幽默:“我们的老朋友蒋委员长可得生气了。他骂我们是‘共匪’,我们管他叫‘蒋帮’。跟他打了一辈子交道,比你们美国人早多了。”这话什么意思?直接点破国共不管怎么斗,是兄弟间的事,美方就别插手太深。
两人寒暄后,尼克松就想聊敏感话题,比如越南、台湾,毛主席却摇头:“这些你和周恩来谈,我跟你聊哲学。”
原定十五分钟的会谈,一下聊了一个多小时。周恩来还三次偷瞄表,看来也没料到聊得这么久。其实毛主席才病好不久,会谈时医生、设备都在隔壁待命。
三点五十分,会谈告一段落,尼克松告辞时,毛主席需要工作人员搀扶着起身送他。
晚上,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,欢迎尼克松的国宴正式开始。周恩来致辞点到即止:要在求同存异基础上,打开中美新局面。尼克松满腹心思,他在答谢词里还引用了毛的“多少事,从来急,天地转,光阴迫,一万年太久,只争朝夕。”表达美方想跟中国好好合作的意思。
敬酒的时候,周总理特地拿低自己酒杯,这种小动作,正是中国讲究礼仪的体现。
桌上还有彩蛋。晚宴后,尼克松用过的那双筷子直接被加拿大记者带走了。美国记者也疯抢晚宴菜单。
菜单也讲究,几大传统菜色:拼盘、鱼翅、两吃大虾、芙蓉竹笋汤、各种点心,样样都是中餐精华。
接下来几天,周总理和尼克松你来我往,在人民大会堂、钓鱼台正儿八经谈判,整整五次。
2月23日,钓鱼台门口尼克松帮周总理脱外套,这一幕被记者拍个正着,照片传回美国,成了解封中美关系20多年敌对的瞬间见证。
那天,北京还下了场雪。按照安排,尼克松一定得去长城。但雪太大,路滑得不行,连勘察路线的车都追尾了。周总理立令:保证第二天路上万无一失。
行程很牛,北京连夜调动十万人,出动一百辆洒水车,把去长城的80公里公路清雪干干净净。就连上长城的步道都专门铲了雪。
第二天一早,尼克松乘车出发,路面净得能照人,两侧还是雪景如画。到了八达岭,尼克松和夫人兴致勃勃登上烽火台,一边看风景,一边跟记者畅聊:“希望世界上的城墙,真的也好,思想上的也罢,都挡不住各国人民沟通。这次访问太值了。”
这些行程,都是周总理亲自安排的。像后面还有李连杰武术表演、参观故宫、十三陵什么的,安排得很周到。
在北京动物园,尼克松夫人对大熊猫爱得不行。周恩来灵机一动,在晚宴上把手里一盒印着熊猫的烟递给她:“想送你这个。”尼克松夫人一脸懵,怎么送烟啊?周总理笑着说不是烟,他知道她喜欢熊猫,中国熊猫也很稀罕,但为了友谊,准备送美国两只真熊猫!这消息通过卫星转回美国,引起巨大反响。《华盛顿邮报》都说,周总理用熊猫征服了美国人心。
2月26日,尼克松和周恩来一行前往杭州。只见机队气势十足,八架飞机加总统专机浩浩荡荡。中午到杭州后,住进西湖宾馆,乘船游湖。有些公报难题,就是在西湖边聊出来的。
2月28日,团队又赶到上海,签署了《中美联合公报》。这份文件特别之处在于,两方直接陈列分歧,不再遮遮掩掩,反而促成了都愿意认同的部分显得格外重要。
公报中,美国方面明确写:“美国意识到,海峡两岸全体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,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,美国不反对这一观点。”
2月28日上午,尼克松完成访问,坐“空军一号”离开上海回国。就这次中国之行,后人公认这是二战后美国总统能拿到的最大外交胜利。
等尼克松一走,周总理赶回北京,毛主席让五千人去机场迎接。这回,周恩来兴冲冲地汇报:“尼克松高高兴兴地走了,他说这一周改变了世界。”
毛主席听了淡淡一笑:“是他改变世界?我世界改变了他吧!”
- 上一篇:未来魔法化妆品祛斑产品OEM/ODM贴牌代工解决方案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