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爱电竞 > 新闻动态 >

婚车被拦、车门被堵:当‘成人巨婴’闹剧上演时,我们该怎么办?

发布日期:2025-08-04 17:17:02 点击次数:181

01

最近,有一则视频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。

在山东的一场婚礼上,两位伴郎正打算拉开大门,迎接新郎新娘走入宴会现场。

就在全场目光聚焦的时刻,一位穿着红衣的大妈突然出现,准备冲到新人面前。

幸好,伴郎眼疾手快,将大妈及时制止,避免了婚礼被打乱。

你可能会感到好奇,这位大妈到底在做什么?

在别人最重要的日子里,偏偏在此时闯入,打乱了婚礼的氛围。

评论区的许多人纷纷解释,这种行为被称为“冲喜”,即通过破坏婚礼现场的喜气来达到某种目的。

一些长辈会穿上红衣,以此祈求自己的好运。

还有人会在街道中央丢下中药渣,制造一种将疾病“带走”的迷信气氛。

这种行为——在婚礼上“抢福冲喜”——在某些地方非常常见。

在各大社交平台,时常能看到这种令人不悦的现象:

原本温馨感人的婚礼现场,宾客们都在期待新娘的惊艳亮相;

然而,突然间,一些大妈出现在现场,毫不掩饰地抢镜。

每次,司仪把气氛烘托到高潮,掌声雷动的时刻,门一开,新娘却不见,只有那位大妈站在那里。

有些大妈尤其厚脸皮,甚至背着手,悠然自得地站在新娘面前,气宇轩昂地走过。

幸运的是,部分反应迅速的伴郎伴娘或工作人员及时意识到局势不对,赶紧制止了这些想要冲喜的人。

如果反应迟缓,那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原本庄重的婚礼变成了一场闹剧。

令人不禁感叹,有些人真的非常自私,明明别人花了那么多心思准备婚礼,偏偏在最重要的时刻破坏这一切。

因为他们的迷信信念,硬是要去干扰他人、破坏喜庆。

有多少新人会因为婚礼的出场瞬间被扰乱,留下终生的遗憾呢?

02

而这种极端自私的“成人巨婴”,并不是个别现象。

不仅仅是在婚礼现场,连新人开车前往接亲的路上,他们也常常要捣乱。

这些人被称为“拦婚车,讨喜钱”,一群老年人像乞丐一样拦住婚车,硬是要求不给红包就不让过去。

他们满脸不悦,气势汹汹,在拿到心仪的红包之前,绝不会轻易放过婚车。

有的老太太就像对待敌人一样,一直纠缠着陌生新人不放。新人想把她拉到路边再给红包,她却坚持不肯让步。

有位大叔甚至使劲儿把婚车上的小金人掰下来,结果可能红包没拿到,还得赔一笔钱修车。

这些人真是无法想象,能自私到什么程度,仿佛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。

所有人和事都必须围绕着他们转,否则他们就像婴儿一样闹脾气。

除了婚礼,高铁这些公共空间也是“成人巨婴”肆意妄为的重灾区。

例如前不久,在深圳北站发生的“女子伸腿阻止高铁车门关闭”事件。

这位女子不顾危险、不理工作人员劝阻,几次伸腿把高铁车门挡住,导致车门无法正常关闭。

她一边挡住车门,一边招呼她的同伴赶紧上车,直到三位同行的旅客拖着行李上了车,她才离开。

这种行为不仅可能损坏车门,甚至会导致列车的延误或紧急刹车。

车次的晚点会影响到后续的列车运行,严重破坏了正常的交通秩序。

她这样做,只为自己的一己之利,完全不顾及车上其他乘客的安全,影响了大家的出行。

再看有一位男乘客,舒舒服服地脱了鞋,翘起脚睡觉,完全无视他脱鞋的脚已经快伸到后座女孩的脸上。

女孩只能捂着口鼻,实在是非常难受。而另一位男乘客也一样,把脱掉的鞋袜脚丫子直接放在了对面乘客的座位上。

当女孩提醒他时,他态度恶劣,不仅拍掉她的手机,还威胁她闭嘴。

还有一位大叔,自己没买票,却理直气壮地占了别人的座位。

本来应该坐在那里的一位妈妈带着孩子站了十几分钟,这位大叔就是不肯站起来,甚至拿自己做过膝盖手术的事情来道德绑架。

03

心理学家科胡特曾指出,部分成年人依然保持着婴儿期的“世界围着我转”的心态。

这些荒唐的闹剧背后,反映出的是一群成年人正在经历“巨婴式的狂欢”:

① 自我中心: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重要的位置,对社会责任毫无意识。

他们认为全世界都应当包容他们,为他们服务。

② 道德绑架:“我年纪大我有理”、“我弱我有权”成为他们的万能借口。

他们把自己的弱势当成理直气壮的理由,做错事反倒有理。

③ 规则无效:只关心个人得失,完全没有责任感。

当自己有利时,他们讲规则;当损害他人利益时,他们则谈情怀。

对于这些人来说,规则只是用来约束别人的,他们才是规则的例外。

04

如果我们的社会充斥着这些“巨婴”,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,漠视他人,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呢?

经济学中有个概念叫“外部性”,也叫“溢出效应”,指的是个人或群体的行为和决策,可能会对他人造成损害或好处。

比如,你穿着红色衣服冲到婚礼现场挡住新娘的出场,这是你的自由。

但你的行为却会让新人的婚礼留下遗憾,影响他们本该完美的回忆。

又比如,在高铁上脱鞋、把脚放到别人的座位上,是你的自由。

然而,你的行为却打扰了其他乘客,侵犯了他们的权利。

经济学家哈丁曾警告:“如果个人做事时,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,就会产生负外部性,最终可能导致灾难。”

所以在做事之前,我们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,还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影响到他人。

婚礼的红毯不是百米赛道,高铁的车门也不应当是角斗场。

人与人之间的温暖,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,而是在于换位思考、体谅他人。

愿我们都能摆脱“巨婴思维”,拥有更多的同理心和善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