歼 - 35 要年产 50 架出口?美媒确认量产,产能会比 F-35 还高?
发布日期:2025-07-29 16:18:12 点击次数:53
2025年5月16日,巴基斯坦国防部突然宣布将提前6个月接收中国歼-35隐身战斗机,同时追加采购40架歼-10CP战机。
社交媒体话题"中国歼35卖爆巴基斯坦"单日阅读量突破5亿次,全球军事圈瞬间震动。
这是中国五代机首次实现批量出口,也是全球军贸市场格局被打破的里程碑事件。
巴基斯坦空军在2025年5月初的克什米尔空战中,以"零损失"代价击落印度6架主力战机。
这场胜利暴露了更深层的危机——印度正加速推进五代机部署,而巴方现有的枭龙BlockIII战机优势可能转瞬即逝。
歼-35的三大杀手锏成为破局关键:0.01平方米的雷达反射截面让印度现役雷达形同虚设;双发WS-19发动机总推力超18吨,战场生存率比单发战机提升40%;
与ZDK-03预警机、歼-10CP组成的作战体系,让巴空军首次形成"侦察-打击-评估"闭环。
沈飞新建的28万平方米厂房成为歼-35产能的硬核保障。 这个数字比美国F-35在沃斯堡的主工厂还大5000平方米,是全球最大隐身战机生产基地。
根据生产计划,2025年歼-35年产能将达100架,2026年提升至160架。 若铺开3-4条脉动生产线,年产量可能超过歼-20当前百架规模。
中国海军需要为福建舰及后续航母配备舰载机,空军则需替换老旧的歼-10C和歼-16。 按每艘航母配属24-36架计算,加上空军需求,国内年消化量约110架。
而2026年160架的预估产能,正好留下50架出口空间——这与美国F-35年均出口50架的数量完全一致。
美国洛马公司为F-35设定的年产能是120架,但实际交付常受供应链拖累。
2025年,土耳其禁运导致关键零件断供,稀土材料短缺又让发动机产能下降15%。 这些漏洞给歼-35留出市场空间。
巴基斯坦的40架订单揭开出口序幕。 单机7000万美元的报价仅为F-35的一半,且无政治捆绑条款。
埃及代表团已在洽谈采购,沙特提出"石油换战机"方案,阿联酋因美国强加的"断绝与中国合作"条款弃购50架F-35,转头考察歼-35。
歼-35首次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。 涡扇-19发动机完全国产化,3D打印技术让部件数量减半,脉动生产线效率达72小时/架。
双发设计带来超音速巡航能力,作战半径1900公里覆盖印度全境;霹雳-17导弹400公里射程,可在印度阵风战机射程外发起攻击。
央视罕见曝光沈飞生产线,机械臂装配精度达毫米级。 这种主动展示是为打消国际买家对"高速量产影响质量"的疑虑。
巴方飞行员已在沈阳接受18个月培训,首批战机交付后,配套的维护保障体系将同步落地伊斯兰堡。
欧洲"阵风"因歼-10CE在南亚压制其战绩,口碑大跌;英国宣布放弃"台风"战机转购F-35A,德国虽勉强维持生产线但出口订单挂零。
俄罗斯苏-57因雷达隐身缺陷被印度嫌弃,年产量仅15架,阿尔及利亚订单迟迟未能兑现。
歼-35出口面临三重挑战。 巴方120亿美元订单相当于其年度军费1.5倍,需中方提供长期贷款;
美国以"中美冲突"演习施压中东国家,威胁制裁采购中国战机的盟友;沈飞需协调自用舰载型与外贸型产能,避免影响福建舰列装进度。
空警-500预警机探测距离450公里,红旗-19反导系统可拦截9马赫高超音速目标。
这三者构成"隐身突防-预警指挥-区域防空"的中式作战体系,巴基斯坦将成为南亚首个拥有完整反导能力的国家。
中航工业在巴黎航展高调展出歼-35模型,直接标注"可供出口"。 这不仅是技术展示,更是向全球宣告:五代机市场从此进入双极时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