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爱电竞 > 新闻动态 >

黄永胜老部下之子平黄:说他这不好那不好,但他是很能打仗的

发布日期:2025-07-29 07:08:28 点击次数:193

“黄永胜这个人,坊间传他这不好、那不好,但他是很能打仗的,是个名副其实的战将。”这是阎仲川之子说的。当时有人采访他,你父亲跟黄永胜的关系如何;他给出这样的回答。阎仲川是黄永胜的老部下,受其一手提拔到总参谋部工作,却也受其牵连蒙难多年。

1969年3月爆发珍宝岛冲突,2个月后黄永胜将阎仲川,从广州军区参谋长兼军区司令部作战部长,调到中央总参谋部任副总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。这般赏识重用,源于黄永胜对阎仲川的认可了解。

同时,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和建国后的广州军区工作过的阎仲川,对黄永胜也有一定的了解。阎仲川晚年无事,经常跟儿子讲起战争年代的往事,因此其子从父亲口中看到了一个不脸谱化、有血有肉的黄永胜。那么,黄永胜当得起“很能打仗”的战将评价吗。

毛主席主持三湾改编时,黄永胜是班长,之后排长、连长、营长、团长、师长、军长(纵队司令)、兵团司令,最后到大军区司令、总参谋长。他一级一级往上升,一直都是军事干部,且基本都是主官,而不是给人打下手的副手。

黄永胜作战非常勇敢,逢战必在一线进行指挥,怎么样的恶仗都不例外。

1932年年中的丁毛山战斗,红3团根据上级指示采取硬拼战术,耗时10天终于拿下敌人阵地。战后统计伤亡,干部伤亡45个,总共18个连级干部没了13个。当时黄永胜是团长,多次大喊“同志们跟我上”,然后带队冲上去。他能活到建国后,不能说没有运气成分在里面。

抗战初期,独立团副团长的黄永胜,带着两个连脱离大部队去晋东南打游击、开拓根据地。这在当时不能不称为一大创举(后来才在中央的指示下成为一大革命风尚)。不到一个月时间,他手上的300多人就发展到600多人。

1940年9月,日寇调集3000重兵,对我晋察冀军区后方机关和边区政府进行重点扫荡。时任晋察冀第3军分区司令的黄永胜,指挥只有4个连的团和部分民兵部队对敌。许多年后曾在晋察冀军区和边区工作过的老人说,扫荡的时候大家都爱跟黄永胜走一块,因为他遇事冷静有办法,胆大心细,跟着走安全许多。

黄永胜的真正扬名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。1947年7月底,地方军区主力部队整编为东野8纵,野司任命黄永胜为司令。8纵准备开场成立大会热闹一下时,敌军突然朝他们所在地发起进攻。

8纵先是在梨树沟门,先头一个师的师部和一个团跟敌暂50师遭遇,并率先抢占住制高点与敌周旋,等来主力后歼敌千余;敌暂22师见情况不对,掉头就往回跑,被我军在杨杖子撵上,黄永胜亲领纵队指挥所赶到一线,察明敌情、地形后,命一个师由北进攻、一个师由南进攻,一个团由东助攻,一个团切断敌人后路,一个师又一个团阻击敌人的增援部队。

战斗在下午2点正式打响,黄昏就结束了,暂22师只跑出去千余人。本来这千余人也跑不掉的,奈何8纵刚从地方部队升上来,还没见过那么多好枪炮,敌人一丢、他们一捡,时间就耽误了。否则就是全歼。

就这样,黄永胜指挥新成立的8纵3天两战两捷。而暂22师被围之际,敌锦州的49军也被急令前来增援。虽说暂22师被8纵迅速歼灭,但前来增援的49军还是有些不好收拾,黄永胜选择诱敌深入,率部队隐蔽起来,等待战机。

侦察兵侦察到的敌情是只有1个师8000多人(误以为是加强师,实际是2个师),黄永胜据此进行部署。不知道是49军指挥官十分谨慎,还是8纵想着再把敌军诱深一些,导致敌军占据有利地形,构筑起防御工事。

8纵虽有一定的兵力优势,可有部分要用在阻敌上,再加上敌占据地利,导致攻击得不是很顺利。在我军千辛万苦拿下一处高地时,49军的另一个师也赶到了距战场不到30公里远的地方,而我军部署阻援的部队只有一个团,再就是敌人坚守的决心没有动摇,防御战线也没动摇。

当时很多人都说要撤,作为纵队司令的黄永胜一锤定音:打,把预备队调过来再打一锤子!这要是还没有打下,或者说是没有快速打下,敌人增援的一个师赶到了,8纵肯定要完蛋——伤筋动骨都算轻的,黄永胜也将受到严重的处分。

还是打到黄昏时分,敌守军全线动摇,8纵配合刚从冀东赶来的9纵,一口吃下这1万2千多人。这场仗,黄永胜跟过去一样,依旧把指挥所安在前线,就距离几千米。战事最紧张的时候,有颗炮弹刚好落到距黄永胜不到10米远的地方,泥土四溅,布满全身。

战后,8纵一口吃成大胖子,部队发展到4万多人,武器装备也是鸟枪换炮好了许多。战报传到野司,101笑道:“这个8纵,还真有点主力样子。”

辽西会战前,野司突然跟6纵断了联系。野司的林罗刘急得不行,6纵的两个主官还要负责统一指挥辽西的4个多纵队,怎么能不见呢?参谋长刘亚楼愤愤道:“这个黄永胜,搞得什么名堂,要误了大事,非杀他头不可!”

后来6纵传来已成功截断廖耀湘退路的电报,林罗刘都如释重负,松了口气。刘亚楼喜形于色说:“这个黄永胜,真有一手!”

原来当时黄永胜指挥着6纵,抢时间、赶速度,昼夜不停地赶路,根本没有架设电台的功夫。最后用2天1夜时间,徒步行军100多公里,赶到厉家窝棚掐住了要跳出去的廖耀湘兵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