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爱电竞 > 新闻动态 >

特朗普还未登机访华,中方“三连降”美债,美媒:世界离不开中国

发布日期:2025-07-26 08:18:05 点击次数:192

特朗普还未登机访华,中方“三连降”美债,美媒:世界离不开中国

特朗普访华专机还未启程,美国政府就收到了一组意味深长的数据。

美国财政部7月17日更新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,中国在5月再次抛售9.8亿美元国债,实现连续三个月的"三连降",持有量触及7,563亿美元低位。

这波操作发生在中美领导人6月通话释放回暖信号之后,更显得耐人寻味。

全球市场当时被两组数据同时拉扯: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像脱缰野马直奔3.7%,国际资本却像嗅到血腥的鲨鱼,集体买入美股和长期债券。

有人算过账,中国这个月实际吃进了近50亿美元国债,但长期债券价值受利率上涨影响缩水,账面上反而倒赔钱。

这种明买暗抛的财技,像极了在火山口跳舞,既要赚利息差价,又要躲开火山灰。

美债市场此时正处于"冰火两重天"。

日本接棒中国成为美债头号持有国,比利时、卢森堡这些欧洲国家跟着扫货,硬是把全球美债持仓堆到次高水平。

但第三大债主中国的操作路线彻底跑偏,单边减持的态势与全球资金流向形成剪刀差。

这届美国政府的债务规模更刺激,本财年前9个月赤字飙到1.4万亿美元,相当于每天要烧掉15.3亿美元。

中国手里的美债资产早就开始"瘦身",美国国债在外储占比像坐滑梯,从十年前的45%摔到现在的3%不到。

央行这手去美元化玩得溜,既不搞突袭抛售,也不耽误逢低吸筹,细水长流间完成布局。

这种绵里藏针的操作,让外媒直呼"教科书级别的资产腾挪"。

别看特朗普团队正和中方筹备访问事宜,美国这边可没闲着。

5月份他们刚往实体清单上新增37家中国公司,转脸又和中国商务部谈关税豁免。

这种精分式操作,活像川剧变脸,这厢笑脸谈合作,转头就耍制裁。

中国选择在这个时候连续减持美债,摆明是不吃"打一巴掌给颗枣"这套。

全球经济棋盘正在重布阵型。

巴西4月份刚和中国约好本币结算,二季度60多国就组团加仓人民币资产。

美元虽然还是武林盟主,但霸主光环肉眼可见地褪色。

这边美联储疯狂加息割全球韭菜,那边新兴市场集体整活,美元霸权的墙角被挖得哗哗掉土。

中国市场此刻却在逆势吸金。

2022年外商注册新公司数量冲到5.9万家,同比增长10%。

这数字看着平平无奇,但对比全球FDI总量暴跌12%,简直就是冰河世纪里的温泉池。

更绝的是外资投向集体转向,2023年上半年高新技术制造业引资暴涨35.4%,传统制造业却门庭冷落。

西门子、特斯拉这些大厂直接在中国开研究院,摆明是来抄作业的。

中国经济的磁吸效应有硬核支撑:每年400万STEM毕业生下饺子似的投入就业市场,41个工业大类的全产业链随时能组"复仇者联盟",负面清单连砍三年缩水31%。

这些数字垒起来,外媒不得不承认"世界工厂"正在蜕变成"世界实验室"。

国际资本用脚投票的同时,中国上半年GDP增长5.5%的成绩单也够硬气。

这个增幅放在全球经济2.8%的预期增速面前,相当于全班考60分时有人拿了95。

不过市场更关心的是持续力,毕竟美元潮汐带来的冲击波还没散尽。

当市场还在争论"去美元化"会不会半途翻车,中东土豪们已经开始用人民币结算石油,东南亚各国央行暗戳戳增持人民币储备。

这场景让人想起温水煮青蛙,等美元霸权反应过来,锅里的水已经热到跳不出去了。

特朗普访华行程的博弈点逐渐浮出水面。

中方连续减持美债的动作,既是对美债风险的对冲,也是为谈判桌攒筹码。

美国现在左手举着制裁大棒,右手端着贸易蛋糕,这精分操作让全球投资者直呼看不懂。

但资本市场最诚实,美债遭遇明捧暗抛,中国资产却被真金白银抢筹,这波站队已经说明问题。

对于此事您怎么看?欢迎大家留言评论(免责声明)本账号发布的图文、视频等内容均基于网络公开信息整理或原创创作,内容观点仅代表创作者个人,不代表任何官方立场。如有侵权,还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