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爱电竞 > 爱电竞介绍 >

暴雨刷屏郑州,500亿“海绵城市”真的没用吗?网友全网炸锅

发布日期:2025-08-10 01:20:19 点击次数:99

那个让人抓狂的极端天气,又一次让大家把目光投向郑州。暴雨说来就来,雨量直接飙到历史新高,郑州一夜之间成了全国最热门的话题。我看着朋友圈和微博里,大家都在问:花了大几百亿砸进去的“海绵城市”,咋还是积水成灾?排水系统是不是又掉链子了?BBC也在凑热闹,说什么“神话破灭”,真有点阴阳怪气的味儿。

不过,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吗?专家们可没少出来解释。河南省这波雨简直罕见到离谱,7月18日早上到20日下午,郑州、荥阳、巩义的雨量站直接干到了600多毫米。最大点居然有718.5毫米,这重现期搞到500年一遇,换谁都扛不住吧。郑州三天里,雨下得相当于一年,怪不得市区也扛不住了。不少人被困在涝水里,大街上的抢险队穿着救生衣划皮划艇,南水北调渠道那边都有人加固堤坝,怕脏水灌进去影响水质。火箭军的部队都集结了200来人扛着皮划艇和铁锹冲进现场,看着挺让人心酸。

说到“海绵城市”,其实就是给城市盖个能吸收雨水、蓄上、净化、再慢慢释放利用的外衣。绿地铺设、透水砖、雨水花园什么的,都是这个概念下的玩法。郑州2018年规划里说到2020年前要投入534.8亿元修排水系统、建公园、做缓冲带,目标是把市中心22.5%的面积拉进“海绵城市”标准。像南四环那边,每隔十米就有排水口,花坛里还有溢流井什么的。去年郑州市再生水利用率已经到50%,黑臭水体都消除完了,地下水也不在往下掉。但就是这次暴雨,连这些都顶不住,积水还是来了,让人无语。

到底是不是“海绵城市”失效了?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胡刚说了,这种大规模硬化路面和高层建筑确实让渗水变难,但海绵城市本来也不是为这种超百年大暴雨设计的。浙江工业大学的陈前虎也认同,这类系统主要处理中小雨,极端强降雨还是太猛了,已经超能力了。郑州这次小时雨量201.9毫米,三天617.1毫米,直接突破自1951年来所有纪录。你说按这种极端情况来设计排水系统吧,那资源浪费肯定爆表。

说起来,城市积水和海绵城市真不完全挂钩。许昌学院吴国玺教授就分析过,积水原因挺多,暴雨集中、路面硬化、排水管径小……每一条都有坑。吴教授建议,要靠原始地形和植被去帮忙渗水、净化水质,河道不能乱填,绿化带不能高于路面,还得维护城市湖泊这些自然“海绵池”。升级污水管网也很重要,把雨水和污水分开走,提高处理能力,否则遇到暴雨还是翻车。

其实郑州这些年的变化,本地人李先生早就注意到了。他今年5月还感慨说,雨天出门不蹚水了,路面干净得很。城建局也统计了,125个易涝点除掉了77%,排水管网建了5162公里。可惜这一次,老城区小管径排水跟不上节奏,地下建筑太多,扩容都难。所以胡刚建议做深隧,能储水、暴雨时抽水排掉,技术现在已经成熟,投资也不算夸张。

最后大家讨论,其实短时强降雨这种事,谁都没法完全预防。海绵城市只是平常雨天凑合着用的,真碰上那种“三天一年的雨”,还是得靠更狠的排涝系统。这一波郑州暴雨,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?网友观点五花八门,有人说雨停了水退得快,“海绵城市”有效果;也有人质疑那几百亿大钱是不是花冤了。你怎么看?是不是遇到极端天气,一切规划都要重做?还是城市建设本该提前留点弹性空间?反正我只能说,这事没那么简单,大家都可以琢磨琢磨,别急着下结论。